驴属于什么类动物 驴是野生动物吗
驴属于什么类动物 驴是野生动物吗:中国是一个疆域广大、山河广布的国家,在这样一块地方如果不能建立起庞大的交通网络,就十分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古代的中国,先民们创造出灿烂的交通成就,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生存的便利,而各种交通工具的变迁,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状况。上一期我们讲了人力车,这一期我们来讲讲驴、……宝贝快好(www.bbwell.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是一个疆域广大、山河广布的国家,在这样一块地方如果不能建立起庞大的交通网络,就十分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古代的中国,先民们创造出灿烂的交通成就,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生存的便利,而各种交通工具的变迁,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状况。上一期我们讲了人力车,这一期我们来讲讲驴、骡、骆驼。
上一期讲的人力车是中国先民们最先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用人力推挽车辆比人肩挑、背负的运输效率要大得多,但人的体力有限,远远比不上畜力。早期的人们直接把一些较大型的食草动物驯养成“交通工具”,其中担当主力的是牛和马。其实,除了牛、马这两种主要的畜力以外,驴、骡、骆驼这三种牲畜也成了中国先民们进行交通运输的必要补充。甚至,直到今天,驴、骡、骆驼依然在某些特定地区和时期充当着交通工具。例如,1962年中印两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政府从全国征集了十几万牲畜向藏南运输物资,这里面就包含了大量的驴和骡,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运输,有一半的牲畜累死在路上,这些生命为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驴,是一种马科、马属的哺乳动物,与马有着共同的起源。驴形象似马,但比马小,耳朵和脸都较长。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有一次与群臣喝酒时牵来一头驴,上面写了“诸葛瑾”三字,就是在调侃诸葛瑾的脸比较长,像驴。然而,驴并不是中土的产物,在我国内地所有的史前文化遗址中,都没有发现野驴。根据研究,中国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新疆莎车一带开始驯养驴。秦以前,驴只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秦代以后开始由西北和印度进入内地。汉代以后,中原地区的驴多起来,逐渐成为先民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役畜。驴很结实,耐粗放,可以在山区驮运物资以及拉车,但基本上不让人类骑乘,而其他的牲畜如牛、马、骡子、骆驼则是可以骑乘的。因为驴的脾气不好,容易犯倔,那些少数能骑驴的都是一些睿智的人,他们有本事降伏驴的脾气,如活跃在新疆、中亚、西亚一带的智者——阿凡提,八仙中的张果老等。
骡子比驴脾气好,虽然偶尔也犯倔,但总的说来是一种性情温顺、善解人意的聪明牲畜。骡子是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主供役用。骡子分两大类: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Mule),简称骡子;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Hinny)。马骡力大无比,是马和驴远远不可相及的,而驴骡则善于奔跑,也是驴所无法比拟的。《汉书》上有一段记载很有意思,大将军卫青围困了匈奴,后来匈奴乘着黄昏骑骡突围而去,汉兵们称之为“奇畜”。汉代之前,骡由于数量少被视为珍贵动物,身价颇高,明代以后才大量繁殖作为役畜。骡子适于拉车和驮物,在某些边远山区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地方,骡子可以大显身手。在1914~1916年间,山东等地曾向英国输出大型骡供军用,可见骡子的价值。
由于骡子是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也就是说繁殖了骡子就占用了马或驴的生育资源,所以骡子的数量上升就会使马和驴的数量受到限制,那为什么人们还要繁殖骡子呢?骡子比驴大,无论是从力气还是从奔跑能力上讲都比驴强,但骡子不见得比马强多少,那为什么还要繁殖骡子呢?原因很现实,骡子具有极强的抗病能力,俗话说“铁打的骡子,纸糊的马。”马虽然优秀,但是太容易生病,降低了生产能力,而骡子的生命力和抗病力都很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
驴、骡比较适合山区,而沙漠和戈壁地带就几乎只有一种交通工具了,那就是骆驼。骆驼有单峰驼和双峰驼两种,我国役用的都是双峰驼,单峰驼主要分布在亚洲西南部和北非荒漠地带。双峰驼比单峰驼更加强壮、更加富有持久力,毕竟,自带两个给养仓库的比自带一个给养仓库的有优势。骆驼虽然不像马那样善于奔跑,但它腿长,步幅大而轻快,短距离骑乘时速度也能达到10——15千米/小时,长距离骑乘可达30——35千米/每天。如果要穿越荒漠半荒漠地带、戈壁滩地带,骆驼是唯一选择,因为驴、骡子、马都撑不下来,骆驼可以长时间不喝水、不进食,其他牲畜不行。通常情况下,双峰驼可以驮重自身体重的33.8%——43.1%,即100千克——200千克。短途运输时,甚至可以驮重250千克——300千克,这有点惊人。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骆驼也可用于耕地和挽车。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