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能迁徙到邻国吗 大熊猫一直存在于中国吗
野生大熊猫能迁徙到邻国吗 大熊猫一直存在于中国吗:我国曾有租借出去的大熊猫因费用太贵被送回来 “兴兴”和“靓靓”是我国租借给马来西亚的两只大熊猫。 2015年8月18日“兴兴”和“靓靓”产下了熊猫宝宝“暖暖”,为这个“暖暖”马来西亚政府操碎了心。暖暖不喜欢吃马来西亚的竹子,它每天吃奶,特别钟爱胡萝卜,就是吃苹果也不吃马过来西亚的竹子。大熊猫不吃……宝贝快好(www.bbwell.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曾有租借出去的大熊猫因费用太贵被送回来
“兴兴”和“靓靓”是我国租借给马来西亚的两只大熊猫。
2015年8月18日“兴兴”和“靓靓”产下了熊猫宝宝“暖暖”,为这个“暖暖”马来西亚政府操碎了心。暖暖不喜欢吃马来西亚的竹子,它每天吃奶,特别钟爱胡萝卜,就是吃苹果也不吃马过来西亚的竹子。大熊猫不吃竹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让暖暖吃竹子,特意从我国四川空运新鲜竹子过去让“暖暖”食用,如果竹子稍不新鲜就不吃了。为了让暖暖在马来西亚生活的好,当地政府操碎了心,暖暖一年生活费就高达60万美元,再加上其独特的“中国胃”,马来西亚政府终于受不了了,将暖暖送回了我国。
图:马来西亚的“暖暖”
2017年11月14日,暖暖启程回到中国。
图:刚回国的“暖暖”
2019年8月28日,暖暖被送至南京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
不得不说“暖暖”的中国心比有些国人要强!
大熊猫有没有可能迁徙到邻国
没有这个可能性。
1.生存环境不允许
大熊猫在我国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这三个省份的地理位置都不靠近边境。野生大熊猫没有可能自行迁徙数千公里去邻国!如果我国的大熊猫生活在靠边境的省份还是有可能跑到邻国去的。
2.食物不允许
其实,不只暖暖对食物挑剔。挑食属于大熊猫的共性,只是暖暖挑的比较严重。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漫长的演化,现在大熊猫的食物99%都是竹子,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所以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当然,嫩嫩的竹笋是大熊猫的最爱!这些品种的竹子在国外都是没有的。
所以,具有“中国胃”的大熊猫怎么会跑去吃“西餐”!
3.国外整体环境不适合大熊猫生存
大熊猫属于我国特有动物,野生大熊猫仅仅存在于我国,国外的非野生大熊猫也是我国租借或者赠送出去的。
其实,国外之前也有,后来逐渐灭绝了。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8百万年前晚中新世。距今50—70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再后来,东南亚地区的大熊猫由于环境的变化逐渐灭绝,只在我国保存下来。在我国,目前仅仅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有分布,其他省份的野生大熊猫也灭绝了。所以,国外整体环境不适合大熊猫生存,不然大熊猫也不会成为我国特有物种。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原则上林业部门每十年会对大熊猫野外数量和他们的栖息地以及种群状况做一次调查。
第一次野生大熊猫调查是1976年结束,调查结果是2000多只。
上世纪八十年代做了第二次大熊猫调查,数量由于竹子大面积开花和破坏的影响,下降到1000多只。
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1596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
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生存栖息地分布情况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
可以看出,从上世纪野生大熊猫数量在短短十年内减半,到本世纪数量逐渐恢复。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野生大熊猫生存环境的态度。从起初的破坏到现在的保护,我们对野生大熊猫的数量起着直接的影响。
大熊猫野外生存能力
科学家指出,只要没有人为干预,野生大熊猫种群有着一定的繁衍壮大能力,大熊猫并非属于走向衰亡的物种。“经过多年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大熊猫其实很‘强壮’,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绝非走到进化尽头的物种。”直接参与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魏辅文指出,从大熊猫形态演化、行为及繁殖能力等方面看,大熊猫依然属于增长中的种群,是具有演化潜力的物种。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