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硬包是什么原因,身上长硬包很痒
身上长硬包是什么原因,身上长硬包很痒:身上长硬包是皮肤组织发生了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肿和疣等,还有可能是脂肪瘤、红斑和淋巴结肿大等。毛囊炎是因为毛囊被细菌感染、发炎;皮脂腺囊肿则是皮脂堵塞毛孔,形成……宝贝快好(www.bbwell.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身上长硬包是皮肤组织发生了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肿和疣等,还有可能是脂肪瘤、红斑和淋巴结肿大等。毛囊炎是因为毛囊被细菌感染、发炎;皮脂腺囊肿则是皮脂堵塞毛孔,形成无菌性小囊肿;疣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易在皮肤摩擦处形成。此外,身上长硬包还可能跟身体免疫系统疾病、药物反应、疯牛病、过敏性皮炎等有关。
来源:【健康时报】
点亮星标
,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本文专家
赵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淋巴瘤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血液病尤其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诊治,研究方向为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淋巴瘤是最复杂的肿瘤之一,当在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摸到淋巴肿块时,可不要大意。一是要看看大小,如果超过1厘米或是短时间内持续增大应提高警惕;二是摸摸质地,质软或囊性肿块倾向于良性,质地硬不排除淋巴瘤的可能;三是轻轻碰触一下,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往往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
事实上,淋巴遍布全身,并不是只有脖子、锁骨等部位摸到肿块才要排查淋巴瘤,当长时间出现疲乏、消瘦、食欲减退、骨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并且容易发生感染、出血的情况,也可能与淋巴瘤有关。
正是因为症状多样,淋巴瘤也被称为来最为复杂的肿瘤之一。即便同一种病理类型的淋巴瘤,不同的患者,其分期、发病部位、预后因素、身体状况和症状、年龄等也不一样,这意味着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疗程都会有区别。
淋巴瘤可能“潜伏”全身
淋巴细胞几乎遍布全身,如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骨髓、胃肠道、支气管、泌尿系统、甲状腺、皮肤等等,只要有血液、淋巴液通过的地方就有淋巴细胞,即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异常,都可能埋下癌变隐患。淋巴瘤患者的症状千奇百怪。比如:
长在胃肠道,患者会出现胃疼、吃不下饭、腹泻等症状;
长在鼻咽则出现流鼻血、鼻涕、鼻塞等不适;
长在皮肤会出现类似银屑病、皮炎等病症。
还有的因淋巴结肿大压迫了上腔静脉,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因此淋巴瘤误诊率也就比较高。
淋巴瘤确诊要做病理
如此复杂的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还是靠病理,即淋巴结活检与穿刺活检,以确认淋巴瘤的性质以及具体的分型。需要指出的是,淋巴瘤诊断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进行判断,同时还要做免疫组化、染色体、基因等分析,建议患者一定要去大医院或是专科医院找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
没有正确的淋巴瘤病理诊断,就不可能有精准的淋巴瘤诊治、预后判断,因此淋巴瘤第一步的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规范的靶向治疗
防止淋巴瘤复发
如果就医后确诊是淋巴瘤,也不用过于惊慌。近几年不断涌现的淋巴瘤新药,以及创新疗法,让淋巴瘤成为控制率及治愈率较高的肿瘤之一[1]。通过合理用药和长期随访管理,有些类型淋巴瘤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有些类型淋巴瘤患者也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样,实现高质量的带病长生存。
以淋巴瘤中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为例,首诊时部分患者疾病呈现惰性状态,可以等待观察暂不治疗,在后续随访中若出现治疗指征时则需要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疾病呈侵袭性,但通过新一代 BTK 抑制剂的精准靶向治疗,也能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并兼具良好的安全性[2][3]。
套细胞淋巴瘤(“套淋”)同样10%-15% 的患者呈惰性[4],疾病进展缓慢,可以采用“观察和等待”策略,可以长达数年无需治疗。85%-90% 罹患侵袭性套淋的患者通过化疗后虽然效果明显但是维持时间短,复发率高,不过通过新一代 BTK 抑制剂进行后续治疗,不少患者也能跨越五年的生存期[5]。
在淋巴瘤治疗中一定强调规范治疗、个体化治疗、建立多学科联合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淋巴瘤的治疗率,减少复发和病情恶化。
确诊淋巴瘤后
定期复查也很关键
由于淋巴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且放化疗也会破坏免疫系统,家属及护理人员应着重减少患者感染风险,应严格洗手后接触患者,避免侵入性操作如导尿等。家属还应帮助患者规律服药,并及时发现处理不良反应。
另外,治疗结束后,定期到正规医院复查同样重要。一般是在治疗结束的前1-2年,每3-6个月查1次;2-3年后可以半年1次;3-5年后可以1年1次,这期间出现不适需及时就诊。
参考资料:
[1]Oiffier b, et al. blood. 2010;116(12):2040-2045.
[2]Ghia P, et al.Journal of Clin Oncol. 2020;38(25):2849-2861.
[3]Wojciech Jurczak, et al. Blood. 2021; 138 (Supplement 1): 393.
[4]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6, v.29;No.201(03) 424-427
[5]Michael Wang, MD et al. Blood (2020) 136 (Supplement 1): 38–39.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