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快好(www.bbwell.cn)宠物健康知识百科,为您免费提供养猫养狗的好处坏处和注意事项、在线咨询。

微信
手机版
黑色皮肤 蓝色皮肤

关于海洋的资料,关于海洋的资料整理

2023-11-26 09:32:22 宝贝快好 疾病百科 来源:互联网

 

狗狗猫咪得了关于海洋的资料,关于海洋的资料整理怎么办 关于海洋的资料,关于海洋的资料整理症状图片怎么治疗用什么药:日本海估计有点左右为难!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我国以前称之为鲸海,如今日韩两国却因它的冠名权争得不可开交。近些天,日本海似乎又火了,中俄宣布要在这里举行军演;这片海域是何方神圣呢……宝贝快好www.bbwell.cn)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日本海估计有点左右为难!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我国以前称之为鲸海,如今日韩两国却因它的冠名权争得不可开交。

近些天,日本海似乎又火了,中俄宣布要在这里举行军演;

这片海域是何方神圣呢?

看看图7-9就会发现,在亚洲大陆东岸,由于海岸线曲折,半岛和岛屿数量特别多,海的数量还真不少;

比如我们的渤海,以及黄海、东海、南海、爪哇海等。

而日本海,也是其中之一;

它西边挨着亚洲大陆,东边则有日本列岛和库页岛与太平洋隔开,南北长2300公里,东西宽也有1300公里,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

在我看来,日本海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特点:

1.特别深。

平均深度达到1752米,最深处为4049米,也许相比四大洋不算什么,但对一座边缘海来说相当不错了;

对比一下,东海平均深度为349米,南海更深一些,但也只有1212米。

2.温差大。

日本海海水温差也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季节性温差;

比如1月份日本海北部平均气温为-19℃,而8月则高达16℃。

另一方面,是区域性温差;

同样在1月,南部气温有5℃,比北部高24℃,而8月份南部同样要比北部高约8℃。

纬度不同,海水温度出现变化很正常,日本海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东西部靠近陆地区域分别有两股洋流,让其温差被放大了;

东部有对马暖流,所以2月份海水温度接近10℃,而西部有利曼寒流,温度就只有0℃了。

3.潮汐小。

受地球自转及月球的引力影响,大部分海域都会出现潮汐,在陆地海岸线附近,就形成了潮涨潮落;

比较出名的比如我国的钱塘潮,潮峰高度可以达到3-5米,大浪汹涌,气势澎湃,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观看。

但潮水涨落通常在相对封闭的地形下才比较明显,而日本海周围有多达6个海峡与外面水域相通,四处漏风,所以潮汐作用不是很明显;

据测量,日本海岸潮汐差只有0.2米,西伯利亚海岸略高,为0.4-0.6米,反倒是朝鲜海峡附近潮差最大,达到2米左右。

回到开头,日本海的冠名权问题,究竟是咋回事呢?

关于它的名字,还真能说道说道。

虽然大多数人已经习惯称呼这片海域为日本海,但这个名字固定下来前,还曾有过多个不同的名字;

最早命名的应该是我们;

早在西汉时期,我们的版图就已经到达这片海域沿岸。

唐朝诗人马戴的诗里曾写到:“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而宋代的杨亿也有记载:“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

等等。

元朝以后,则正式称之为鲸海。

到了19世纪,俄罗斯也到达这片海域,俄国人克鲁森斯特思1815年将其命名为日本海;

也许我们会觉得很意外,但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这片海域西侧当时有多个国家,而东侧只有日本啊,实际上算是他偷了个懒;

只不过,这个名字刚好在上世纪20年代被国际上采用。

但韩国可不干了!

凭啥呀?这周边也不是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啊,为啥要叫日本海?如果要这样,那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我们的感受,叫韩国海呗?

当然韩国也没整那么夸张,打了个折:

说我们不叫韩国海,那你们也别叫日本海,既然是在我们东边,那就叫东海得了!

然而,都已经被国际上认定的名字,日本怎么可能同意修改?

于是两国就杠上了,从上世纪90年代就闹得不可开交,结果吵着吵着他们发现,光打嘴炮没啥用啊,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两国又开始到处扒拉证据:

先是韩国在2004年到欧美查阅寻找以前的地图,并对762幅地图进行研究;

最后统计出来,这些地图里有440幅地图都标注的是朝鲜海、东方海或东海,只有122幅标注的是日本海。

而日本也没闲着;

03至08年,他们也跑到了柏林图书馆,并对馆中收藏的1332幅地图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这些地图中有579幅使用的是日本海,而标注朝鲜海、东方海或东海的只有279幅。

同时,其他国家也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18世纪前,东海、东方海、朝鲜海等名字出现次数较多,而19世纪以后,则是标记日本海居多。

平分秋色啊,这可咋办?

日韩两国估计也只能大眼瞪小眼了。

在这里我也要解释一下:

某个海域被冠以临近国家名字的情况十分常见,比如南中国海、孟加拉湾、印度洋等,只是为了方便区别和管理,没有其他涵义;

也就是说,孟加拉湾不是“孟加拉国的海湾”,印度洋也不是“印度的海洋”;

同理,日本海自然也不是“日本的海”。

另外一点,同一片水域在不同国家称呼不同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法国人就把英吉利海峡称为拉芒什海峡,等等。

可以说,争夺海域的冠名权,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那韩国到底图的啥?

个人觉得,一方面,是因为二战之前的那段历史;

另一方面,日本海周边的几个国家,日本得了名字,而名字又是俄罗斯人起的,只有韩国似乎什么也没得到;

感觉是意气之争啊。

只是夹在中间的日本海如果会思考,估计会相当为难吧。

在海洋世界里,有一种渔民最怕遇到的“翻车鱼”,它体型庞大,每次产卵量高达3亿枚,却因为自己没混好,不但没能称霸海洋,还落得个“易濒危物种”的称号。

 

这种翻车鱼,还有一个外号——“海洋傻狍子”,因为潜水员发现,它即使面对海豹的攻击,也不会去反击,甚至连跑都不跑,干等着被海豹悠闲的啃食。

 

 而且,人类奉行的“生娃、养娃”,在翻车鱼那里几乎不存在。它们根本不是合格的父母,每次都是把鱼卵排泄到海洋之中,就什么也不管了。

 

幼小的翻车鱼只有两三毫米大小,可是它们却要独自面对浩瀚的海洋世界。这五彩斑斓的海洋,在它们眼中,简直如地狱一般。不光是大鱼会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吸入体内,就连小鱼小虾也是以它们为食。

 

毫无反击能力的弱小体型再加上从小没有父母保护,这些幼小的鱼卵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能够长到成年。

 

按理说这样的动物不是早就该灭绝了吗?其实它能坚持到现在,还真是多亏了它庞大的产卵数量。

 

它们依赖着3亿的产卵量,还是有一部分翻车鱼存活下来,长到和它们父母一样庞大的体型了。这时,它们的天敌就少了很多了,因为它们的肉质实在是难吃。

 

成年翻车鱼的体型可以达到3至5米,体重最高可达3吨半。它们的皮肤非常粗糙,身体长满了寄生虫。海底的动物如果不是饿急了,根本就不会去吃它。

 

而且这种翻车鱼,从小到大都受海洋生物的欺负。

 

原来,翻车鱼虽然生长在海里,却不是个游泳的好手。它的尾鳍已经退化,游起来非常缓慢,每小时最高才3.5千米,比人类走路还慢得多。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能捕食它,而它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机会。

 

另外,翻车鱼还饱受寄生虫的侵袭,由于它行动缓慢,皮肤粗糙,非常适合寄生虫的寄生。为了保命,翻车鱼只好侧身浮出海面,让鸟类啄食它身上的寄生虫。

 

由于这种动作很像“晒太阳”,所以科学家们又喜欢称它们为“太阳鱼”。

 

不过渔民们就不喜欢它了,一是“翻车”很不吉利,二是不小心捕捞到它后还不能吃,只能放生,它那沉重的体型,没准都能把船给掀翻,或者破坏了渔网,总之最后都是得不偿失。

 

其实以前也有过捕捞翻车鱼的时候,那时都是把它晒干,磨成粉,做饲料。

 

可如今,它属于“易濒危物种”了,渔民们总是不想破坏海洋的平衡,每次误捕上来,都是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归大海。

 

那么既然它这么难吃,为什么不干脆让它灭绝呢?

 

其实翻车鱼在海洋生物的平衡上,还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首先说它是捕食水母的,在一些水母泛滥的海域,全靠翻车鱼来平衡那里的生态。

 

其次,翻车鱼号称“海洋医生”,它能分泌一种物质,可以治疗其他鱼类的伤病。

 

可见,海洋中各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它们的意义。如今的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让很多动物濒临灭绝。

 

作为地球上最高端的生物,人类应该担当起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跟生态索取。否则,当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以后,真正倒霉的就该是人类了。

参考资料:《细说翻车鱼》

 

作者:心之语

编辑:池鸿

 

#硬核新知科普##科普#

北冰洋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气候非常的寒冷,但在100多年前,人们却认为它的冰层中心,有一片四季如春的世外桃源。

在今天,提及北冰洋,不少人可能对它的相关资料是如数家珍:

比如它是世界四大洋之一,面积为1475万平方公里,不到太平洋的10%,是全世界海洋面积的4.1%;

比如它的平均深度为1200米左右,最深的地方是南森海盆,深度达到5527米;

等等。

其实在我看来,北冰洋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特点:

首先,它面积虽然不大,是世界四大洋最小的,但却是横跨经度却最多的大洋;

这很容易理解啊;

北极点就在北冰洋,所有360°它都有,就像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横跨经度的大陆一样。

其次,它的名字曾多次改动。

最开始,古希腊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因为它刚好正对着大熊星座,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北斗七星;

后来,人类开始探索这片海洋,不过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要征服这片海洋难度很大;

于是在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另辟蹊径,直接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并命名为大北洋;

我进入不了你,名义上还征服不了吗?

最后到1845年,人类总算从了心,觉得这家伙既然这么靠北,海面又覆盖着冰层,不如直接叫北冰洋得了,还能时刻警醒自己;

北冰洋:好耶!这名字我喜欢,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范儿……

人类:???

再次,它的一年=一天。

通常来说,我们的一天是24小时,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白+黑”;

而北冰洋就很有意思了:

它一年只有一个非常漫长的白天,从每年4月至9月,这就是所谓的极昼,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夜晚,从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也就是极夜;

我们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而北冰洋却是一个“白+黑”,一年就过去了。

最后,就是它恶劣的自然环境。

北冰洋可能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靠近北极的海域,1月平均温度只有-20到-40℃;

因此,北冰洋60%以上的海面,常年都被冰层覆盖,厚度达到1.5-4米,尤其是最中心区域,冰层已存在了300万年之久。

有意思的是:

寒冷的气候以及厚度惊人的冰层,就像是遮在北冰洋脸上的面纱,既增加了北冰洋的神秘感,吸引着人类前去探索;

同时,又增加了它的高冷感,阻挡着人类前去探索的步伐;

所以直到100多年前,北冰洋对人类来说还无比神秘,对于它,有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

比如,人们不相信北极是完全的冰雪世界,认为在冰层中心,有一片温暖海域,四季如春,如同世外桃源;

而我们之所以无法到达,是因为被厚度惊人的冰层阻挡。

并且他们的理由还相当充分:

一方面,北极有极昼现象,意味着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被太阳照射,带来的热量完全能够融化冰层;

另一方面,就是北大西洋暖流,它浩浩荡荡北上,直入北冰洋深处,人们认为暖流的尽头,应该有一片温暖海域才对;

甚至还有人借鉴了当时流行的蒸汽机,认为北极是地球的散热口,就像蒸汽机的大烟囱那样……

对此我只能说,真的不要低估我们的想象力啊!

正是北冰洋的这种欲拒还迎,成功勾起了人类对它的征服欲和探索欲:

早在新航路开辟的1596年,英国人就在寻找西北航道的同时,也对北冰洋展开了探索;

所谓的西北航道,其实就是经过北冰洋的航道中的一条,这是跨越东西半球的捷径,从欧洲出发到东亚,航程能缩短1400公里。

由此,北冰洋一圈的各个国家,相继开始展开北极探索,包括英国、荷兰等,这其中最积极的是美国,因为可以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

比如捕鲸;

在今天,提到捕鲸,人们往往想到日本,但历史上,捕鲸业在美国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鲸鱼能够提炼鱼油,作为路灯照明,还能为工厂提供能源,同时鱼骨也可以制作雨伞、软百叶窗等;

而在北冰洋捕鲸不仅收获大,还更安全,所以早在1848年,美国的捕鲸船就穿过白令海峡到达了那里。

对北冰洋探索比较有名的,也是美国珍妮特号的北极之行;

珍妮特号不算太大,仅44米长、7.6米宽,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拥有当时非常现代化的装备:

比如为了度过漫长的极夜,在当时船只几乎都用煤油灯的情况下,珍妮特号装备了爱迪生才发明的电弧灯;

需要说明的是,电弧灯跟今天的电灯不同,珍妮特号于1879年7月8日出发,而电灯在同年10月21日才试验成功。

此外,为了保证与外界联系,船上还装备了贝尔刚刚发明的电话,电线、发电机等也是应有尽有。

可以说,珍妮特号是人类拥有了类似于现代装备之后,对北极发起的首次探索。

不过就像电弧灯的失败一样,这次探索轰轰烈烈地开始,却默默无闻地结束,并没有轰动性发现。

但它的象征意义却很大,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好的装备,去揭开北冰洋的神秘面纱了;

今天,北冰洋虽然不再神秘,但我们也不能说对它全部了解,前人的探索与牺牲,就是后来者继续前进的灯塔与力量;

加油!

“中国根本研制不出这样的军舰反导系统!”1981年,美国人得意洋洋叫嚣,没想到,这项难题很快就被中国一美女成功破解。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远古时代的大海,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如今的大海随着世界的发展,成为了财富和权利争夺的疆场。近些年来,我国海域经常遭到国外挑衅,提升海军实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1981年,美国“宙斯盾”军舰反导系统开始服役,这款系统运用了工程原理,在电子工业、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协同发展,具有高精度搜索、探测跟踪空中多个目标、在严重干扰的条件下还能正常工作能强大性能。

 

一旦在航母上安装“宙斯盾”反导系统,意味着我国即使研发出了导弹,那也奈何不了美国的航母。因此,美国媒体十分嚣张地说:“就算给中国100年的时间,也研制不出这样的军舰反导系统!”

 

然而,一位中国女人的出现,“啪啪”打了美国嚣张的嘴脸,一举破解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她叫崔东华,是一位军人,同时也是杰出的女科学家,她为我国海军军舰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让我国近程舰炮有了反导系统的能力。

 

崔东华来自新疆的一个科研世家,父亲是新疆军工厂的一名工程师,耳濡目染之下,崔东华从小对工程研究、模型设计等感兴趣,十分热爱科学,又有精忠报国的远大理想。年仅16岁,以优异的数学成绩考上了和清华北大齐名的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那个年代成绩优异的学生,大多都公费或者自费前往外国留学,学成之后选择留在国外或者回国发展。崔东华成绩够优秀,家里条件也好,但她一直声明的就是要留在国内,在国内研究,为国家做贡献。

 

一心为国的崔东华在中科大毕业后,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进了海军装备研究院的研究生,不仅是高材生,更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读研期间,崔东华成为了我国第一代留苏舰炮专家苏锡斌的关门弟子,开始对舰炮武器系统外导弹仿真的课题进行研究,那时拥有该技术的只有少数发达国家,他们对此技术还高度保密,想要研究近程反导系统,相当于是从零开始。

 

没有案例参考,没有资料数据,那就自己现场一遍一遍勘验得到原始数据。一个女孩长时间生活在军舰上,既要忍受冬日里的寒风刺骨,又要适应夏季的酷暑高温,因为条件不允许,这位20岁左右的小姑娘要一星期才能洗上一次澡。

 

反导系统所涉及的范围很广,雷达探测、情报传递、火控系统、到最后的发射,方方面面都是高科技,都不能出一丝差错。崔东华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办公室就是她的家,从项目制定到人员安排,她全都亲力亲为。

 

经过上千个日夜的埋头研究,崔东华和团队研究出了几千个方案,分析了上万种作战情况,再经过无数次实验改良,不仅解决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设置问题,还发现了自动控制的方式,舰炮武器全自动作战指挥系统横空出世!

 

2008年,最后一次实地试验成功,震惊了国内外科学家,整个研究室喜极而泣。舰炮武器全自动作战指挥系统研究成功,相当于给我国海军军舰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让我国军舰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固若金汤!

 

参与国家军事研究的这么多年来,崔东华从未后悔过什么事,唯独对女儿和家庭充满了自责和惭愧。丈夫也是一名科研人员,夫妻俩能聚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共同陪伴女儿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但崔东华相信伟大科学家的子女一定能理解父母,只有国家安全了,下一代子女才能安全。

 

崔东华,当之无愧的“海上铿锵玫瑰”。#人物##国际#

红海为啥如此与众不同?其他海洋表面平均水温为17℃,它却有22℃;其他海洋平均盐度为3.5%左右,它却高达4.1%。

从位置上来看,红海位于非洲大陆和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之间,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形状非常狭长;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看看图4-9,是不是觉得红海很小,就那么一丢丢?

实际上,人家的长度达到1900公里,最宽处也有约300公里,总面积高达43.8万平方公里呢,比我们的四川省也小不了多少。

之所以看起来像个小不点,那是因为它的两端,各有一个海洋界的庞然大物:

东端的印度洋就不说了,全球四大洋之一,海洋里的顶尖存在,哪怕是西端隔着苏伊士运河的地中海,也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面积超过了250万平方公里。

看看,凡事就怕对比啊!

人与人,物与物,海洋与海洋,都不例外。

所以,希望拍照时显得更高大威猛或小鸟依人的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而且还有一点,对于红海,咱们也不能太肤浅了:

人家虽然看起来体型娇小,但在深度方面真的是深不可测,平均水深有558米,最深处更是达到2514米;

这是个啥水平呢?

咱们有个名字跟它很像的海,叫黄海,都是色兄色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确实差不多,但黄海平均水深只有44米,最大水深也才140米;

大小接近,深浅有别啊!

既然提到名字了,我一查资料发现,以颜色命名的海洋还有好几个,比如黑海、白海以及我们的青海湖,等;

差不多能组成一个颜料组合了!

而且其名字来历似乎都能说道说道,比如黄海是因为黄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泥沙,导致海水呈现土黄色;

那红海也是因为海水发红吗?

还真不一定。

关于它的名字,说法很多:

比如有人认为名字来自海水本身,大量的红色海藻、贝壳或者珊瑚沙等让海水呈现出红色;

也有人认为与岸边的红黄色岩石有关,还有人认为,来自沙漠的风携带有大量灰尘,会让海面呈现暗红色,等等;

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许红海这个名字,原本就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当然,相比其他几个颜料系兄弟,真正让红海显得与众不同的,还是它的温度和盐度;

一方面,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洋。

正常情况下,海水平均温度在17℃左右,不同区域可能有高有低,但相差不会太大,但在红海,夏季表层水温能超过30℃,平均下来也有22℃;

5℃,看起来差不多,

但大多数朋友估计都体验过30℃与35℃的巨大区别吧,前者可能还凉爽一些,后者动一下就大汗淋漓啊!

而且海洋水量巨大,这点温度区别,背后的原因和问题可能就相当令人震撼了。

另外,红海的深层水温更加不可思议:

大多数海洋在200米以下,水温都只有5℃左右甚至更低,而红海依旧有21℃,更深的海盆中更是达到60℃;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红海的水温为啥这么高?

另一方面,红海还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洋。

海洋整体平均盐度在3.5%左右,不同区域也有所不同,特别是位于大陆边缘或者深入内陆的海,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盐度会相对较低;

比如世界盐度最低的波罗的海,只有0.7%-0.8%,而黑海200米以上水层,盐度也只有1.1%-2.2%;

但红海就很与众不同:

也算是深入大陆内部啊,被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包围得严严实实的,但盐度不仅没像那俩兄弟一样降下来,反而冲到4.1%,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

第二个问题也来了,红海的盐度为啥这么高?

你可能想不到,这俩问题看似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首先,红海的位置就很有意思,东北侧的阿拉伯半岛和西南侧的北非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典型的腹背受敌啊!

这种气候一个特点是干燥,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不到100毫米,红海周边甚至只有30毫米左右;

而且由于沙漠遍布,红海作为一座深入内陆的海,居然没有一条大河注入,能够获取的淡水很有限。

另一个特点是炎热;

这一点根本不用我多说了吧?可不像我们一样只有夏季温度较高,而是终年炎热,就会造成两个后果:

第一,海水温度升高;

第二,蒸发量大,每年的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

没有淡水中和,本身还要大量蒸发,这盐度还不得蹭蹭的增加啊!

其次,红海还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

东非大裂谷是什么?那可是地壳撕裂,地球内部的岩浆就会沿着裂缝上升,形成火山等地质景观;

而在红海海底,岩浆涌出也会加热海水,这也是其深海盆水温高达60℃的主要原因,并且热量还会传递扩散,让整个红海的水温升高;

这也会促使海水蒸发加快,又进一步导致含盐度提高。

最后,同样是地处东非大裂谷的原因,红海海底地势特别复杂,分布着大面积的石林及岩岭;

这就造成红海与外部海洋的水体交换难度增加,外部盐度相对较低的海水难以进来,自身盐度较高的海水又难以流出去;

这下好了,海水盐度更高了!

我想,估计也只有在遥远的将来,红海成为新的大洋了,其盐度和温度才有可能降下来吧。

“在美国,警察可是个高危职业”,这是大家提起美国警察时常说的一句话,说明了在美国当警察其实是残酷和困难的,我们听过白人警察,也听过黑人警察,那华人警察听说过吗?

华人警察的故事还真有,一个叫做海洋的华人,就讲述了自己在美国当警察的艰难经历。

海洋是一个90后,出生在东北辽宁,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海洋打小起就跟着父母干活打散工,吃了不少苦。

在高中毕业后海洋就没有继续读书,第二年一年就孤身一人前往了美国打拼,当时的他才20岁。

原本有一个美国发财梦的他到美国才发现现实很骨感,他求职四处碰壁,最后只能到一家餐厅当小工,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除了吃饭时间外其他时候都在忙,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

海洋因此被搞得不仅身心俱疲,还只能拿到微薄的收入,他的地位甚至不如服务员,连小费也收不到。

日复一日劳累枯燥的打工生活让海洋内心无比绝望,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决定改变现状,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于是海洋开始探索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发现许多华人和他一样,来到美国后只能做着底层杂工的工作,他们的声音非常微小没有人关注。

海洋思来想去决定去做一名警察,他开始四处查资料搜集相关信息,最后发现成为警察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自费去警校进修,大概需要上万的费用,而且毕业后也不一定就能当上警察,就算被警察录取也极有可能被要求再上一次警校,十分费钱费时间。

另一种途径相对就没那么复杂,那就是通过警方的直接招聘成为警察,报名成功后有8月的考察期,考察合格后进入警校进行5个多月的训练,费用不用自己出。

海洋果断选择了第二种方式,他先是自费进入到一个社区学院修得专科学历,毕业后直接报名了当地警察局。

8个月的层层筛选考核后海洋成功被录取,接下来5个月他将在警校接受各种训练,如果有3次训练成绩不达标,他将会被淘汰。

警校里的竞争是激烈的,海洋不想丢掉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他比所有人都刻苦,紧张到不敢多睡一会儿懒觉,累了也逼迫自己不要轻易地休息。

由于入校第二周笔试成绩不合格,海洋在补考之前十分用功,他督促自己夜以继日地学习各种知识,查阅翻看各种书本和资料,最终在补考时他顺利通过,又在之后的笔试中成功拿到第一名。

在海洋的回忆中,最痛苦折磨的一场训练就是被喷辣椒水,考核过程中考官直接往海洋的眼睛喷辣椒水,海洋顿时就惨叫连连,疼得连眼睛缝都睁不开。

但考官依旧督促海洋站起来继续完成对抗训练,海洋不敢犹豫,因为只要疏忽半点就可能被淘汰,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与三个人对抗。

到了毕业典礼当天,海洋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成功录取,正式成为一名美国警察。

当上警察后海洋又面临新的难题,他在语言方面还是有欠缺,虽然大多情况下能正常交流,但本地一些俚语他根本听不懂,为此有一次办案还闹了乌龙。

于是海洋又开始学起了俚语,他时常找同事请教,看美国警察的影视剧,将里面的俚语全部记录下来,每天学习他们对话,久而久之他就已经对俚语能运用自如了。

后来海洋还想起了当初为弱势华人群众发声的初衷,他开始做起了自媒体,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传授法律知识,接受许多华人同胞的求助。

之后海洋又专门建立了群聊,将许多华人聚集在一起,致力于与华人同胞互帮互助,共同努力。

现在的海洋已经报了一所本科大学就读,他还在努力提升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拼搏和勇敢,即使生活困难重重,也没轻言放弃,坚定信念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鲎,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生物,早在三叶草时期,它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整整4亿年的时间,鲎不仅没有进化,它的蓝色血液更能救人无数,一升鲎血能卖到10万元。

在一望无际的海洋深处,生活着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它被人们称作“自然界的老祖宗,动物界的活化石”,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海洋生物,它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4亿多年。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古生物化石发现,早在三叶虫时期,这种海洋生物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而且直到今天,这种海洋生物不仅没有发生任何进化,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模样不说,它身体里独特的蓝色血液,竟然成为了救人的“神药”。

这种海洋动物就是鲎。

鲎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如果按照鲎化石来推算,这种动物最早时候可以追溯到古生代泥盆纪,比恐龙出现的还要早,堪称地球生物的“老祖宗”。

鲎属于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界肢动物,外形有些像魔鬼鱼,它的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身上背着一个厚厚的硬甲壳,一共长有4只眼睛,其中两只为复眼,它是由头胸部、腹部、剑尾三部分组成。

因为鲎的头胸部和腹部是向背面隆起来的,看上去有些像马蹄形状,所以又被人们称作“马蹄蟹”,目前主要分布在亚洲沿海和北美沿海,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沿海海域均生活着这种动物。

鲎作为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之所以非常珍贵,一是因为这种动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已经为数不多,二是因为这种动物的血液非常特殊,不仅是蓝色的,而且一旦血液遇到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类毒素时,血液就会立刻凝固和变色。

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鲎的血液,发现这种蓝色血液有非常强大的实用价值,这种血液在医学上可以被当作药用试剂使用,用来检测人体中是否含有一些细菌感染性的病毒。

最早发现鲎的这个功能是在1956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动物学家弗雷德里克在某次研究工作中无意发现的。

动物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鲎的血液里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免疫细胞“阿米巴样细胞”,这种细胞对细菌非常的敏感,一旦人体受到了伤害,这些细胞只要接触到了细菌,就会立刻释放出一种能够让周围血液迅速凝固的酶,同时将细菌暂时性“隔离”起来,避免造成人体更严重的细菌感染。

之后,科学家们就把鲎的血液直接制作成了试剂,这就是鲎试剂。通过这种试剂可以轻松检测出人体内是否有细菌毒素,这也成为了世界医疗卫生领域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标准方法。

随着鲎在医疗领域的广泛使用,让鲎的身价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鲎的血液,甚至能卖到1升10万元的高价,随着鲎试剂在医学界的广泛使用,医学界对鲎血的需求量也供不应求,于是一到了鲎聚集繁殖时,制药公司就会直接在海滩上肆意的捕捉鲎,然后把它们体内的血液抽走。

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全球至少有50多万只健康等待繁殖的鲎被捕捉,然后被抽走身体内的血液,正因为人类大量捕捉,导致鲎的数量开始急剧减少。

于是一些制药公司想出一个一举两得办法,在抽走鲎体内30%的血液后,再把它们再放生回大海。

但有资料显示,当鲎被抽取血液之后,再重新放回大海中,绝大部分的鲎会直接丧失繁殖能力。而且这些被抽了血的鲎并不是100%都能平安活下来,一部分被抽了血的鲎可能活不过48小时,有10%-20%的鲎根本熬不过抽血环节就直接死了。

除了这个原因导致鲎变成了“保护动物”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口欲”。

一些人认为鲎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能活几亿年不灭,那么它的肉吃了肯定能“延年益寿”,于是对鲎张开了血盆大嘴。

在上世纪70-80年代时,中华鲎曾广泛分布在我国浙江、广东、福建地区,当时中华鲎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的美食,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应该都品尝过,而现在一些国家也会把鲎当作食物来售卖,比如说泰国的街头,经常能看到商贩烹制鲎。

甚至一些商贩因为鲎血的药用价值开始鼓吹鲎肉的价值,什么白治百病、延年益寿等,目的就是为了忽悠人们来吃鲎肉。

其实鲎肉的口感还不及鱼肉,可以说是非常的难吃,不仅肉质发柴,味道特别腥,而且鲎肉很容易引起过敏,甚至有一种叫做圆尾鲎的体内是含有河鲀毒素的,如果误食会直接导致休克、死亡。

2014年6月,浙江宁海一对夫妇在海边捕捉了一只圆尾鲎,把它当作了中华鲎带回家煮来吃,直接导致神经性中毒,出现了呼吸衰弱、心跳骤降等衰竭症状。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不要再把鲎当成餐桌上的美味了。#头条创作挑战赛#

2011年6月,来自瑞典的“海洋X”号团队,正在波罗的海探测海底沉船。突然,海底深达91米处,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异形物体”!

它直径超过60米厚8米,造型和《星球大战》中的外星飞船一模一样!

这个团队以专业打捞海底沉船为目的,拥有丰富的深海作业经验。他们见惯了幽深的海底,经常会出现神秘的“东西”……

可这一回,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东西,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显然不可能是一艘沉船!而且,似乎也不是什么神秘的海底生物……

“海洋X”团队很快组织了潜水队员,势必要亲眼见证一下这个令他们无法做出判断的“神秘物体”。

然而,让潜水队员潜入海中,缓缓靠近“神秘物体”时,有人发现了异常!

霍格博恩是第一个发生不对劲的人。

他们已经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物体,他们就位于物体的上方,但是,这个时候,身上所有的电子设备却突然失灵……

为了再次确认,霍格博恩转身向远离“神秘物体”的方向游了200米。奇迹发生了,电子设备又恢复了正常。

如此反复测试两三次之后,他们确认——海底的这个“神秘物体”可以干扰电子设备的工作。

当水底探照灯第一次照射到“神秘物体”上时,队员们无不惊叹万分……

这是一个由圆形、直角等完美线条组成的“深海异形”,它就静静地放置在一个类似圆柱形的“底座”上!

而这个东西的外形,像极了曾经风靡全球的《星球大战》中的外星飞船“千年隼号”(图6)。

波罗的海91米深的海底,居然停着一艘“千年隼号”外星飞船?这太不可思议了。

事实上,潜水队员们在游到“神秘物体”上方时,似乎还看到了物体的表面,有一扇门可以通向内部。不过,在水里大家使不上劲,根本打不开……

探索继续,队员们又在“神秘物体”的尾部,发现了一条类似“刹车与轮胎摩擦”后的痕迹。

这条痕迹带向后笔直延伸出去了大约4公里,突然转了个直角弯,朝着另一个方向继续延伸出去……

“海洋X”团队的潜水员们,顺着这条“痕迹带”一路寻去,居然又找到了第二个一模一样的“神秘物体”。

这下子,大家的好奇心被瞬间引爆,就算是还在水里,他们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欢呼——天哪,他们是不是发现了海洋深处外星飞船?

当然,为了慎重起见,潜水队员们取回了几块“神秘物体”的样本,并将其送到以色列,由地质学家史蒂夫韦诺进行了化验。

从外观和触感上来看,几块样本很像是石头,可是检测结果令人血脉喷张!

实验室数据表明:“神秘物体”的形成年代距今已经14万年!

几块样品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比如铁、钛、和锰!也就是说,它不是石头,而是金属的!

自此开始,许多人坚信,这就是一艘外太空飞船!在14万年前坠落在波罗的海深处,两个“异形”是坠毁时散落开来的飞船的两部分。

根据深海打捞的相关海洋公约,谁发现谁打捞,归谁所有!所以,波罗的海的这艘“外星飞船”归属瑞典“海洋X”号团队。

不过,目前为止,“海洋X”号团队并未打算将其打捞上岸,原因不得而知。

针对波罗的海的这起“神秘物体”,人们的猜测一开始集中在二战期间,德国人的秘密武器。

不过,后来检测出它已经距今14万年,那么和德国人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而14万年前的数据,让许多生物学家有了灵感。因为,这个时间段,对于人类进化史来说,迄今为止都非常神秘……

原来,人类的祖先“智人”的身上,一直有个最大的“未解之谜”。

在进化史上,智人的脑容量不是最大的,身体也不是最强壮的,为什么他可以打败其他人种,最终“占领”地球?

而从现在存在的化石研究资料来看,从20万年前到7万年前这段时期,化石含量极其稀少,也就是说,整个进化的化石链条上,有大约13万年的“缺失地带”。

于是,有科学家便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14万年前,有外星生命来到地球,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选择了“智人”这个种群,并改变了智人的基因序列,从而让这个物种成功繁衍至今……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

人类热衷于寻找外星生命,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而大海的深处,隐藏着许多我们至今无法认知的“秘密”,可能比“宇宙”更幽深诡异……

中亚和中东气候干燥炎热,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不到200毫米,湖泊和海洋数量却真不少,地中海黑海里海等交相辉映。

对于这两个地区,我想可能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他们最明显的特点了:

一个是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很多地方最高温度可以达到50℃以上;

而对中亚地区来说,不仅夏天特别热,冬天还特别冷,地处西伯利亚冷气团的第一线,一旦降温,气温甚至可以低至零下50℃以下。

另一个就是干燥;

气候干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位置、地形等因素都会对降雨量产生影响;

中亚深居内陆,很难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不到300毫米;

而中东地区一方面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这个副高有多厉害呢?

我想今年我们长江流域的很多小伙伴,估计都深有体会,而中东地区几乎每年都面临类似情况,干旱程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当地的山地和高原比较多,即使有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也很难深入内陆;

所以这片区域真的是天降大旱于斯地啊!

年降雨量能有100毫米,就非常不错了,很多地方甚至在10毫米以下。

按理说,干旱、炎热、沙漠,似乎才是这片区域的主题啊,但看看配图就能发现,这里居然还有着大量的湖泊和海洋,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湖泊与内陆海洋非常密集的地方之一;

比如:

这里拥有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面积达到251万平方公里;

还拥有最小的陆间海马尔马拉海,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

这里有世界最危险的黑海,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200米以下的深水层存在大量的硫化氢,属于有毒物质,一旦泄露出海面,后果很严重;

同时也有世界最浅的海亚速海,平均水深不到7米,一些区域甚至只有1米,比大多数湖泊都要浅;

以及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红海,面积约43.8万平方公里,含盐量高达4.1%,几乎堪称一座海洋博物馆。

当然,这里的湖泊也不遑多让:

里海的面积高达38万平方公里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湖泊;

咸海虽然现在因干涸面积缩小了不少,但也有将近1万平方公里,以前面积曾超过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咸水湖;

就不提面积1.8万平方公里的巴尔喀什湖,以及更小一点的湖泊了。

而且这块区域的湖泊和海洋,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

海水不咸,湖水不淡。

除了地中海以及含盐量最高的红海之外,当地的其他几个海,比如黑海、亚速海等,盐度都只有1%-2%左右;

反倒是这片区域的很多湖泊,比如里海、咸海等,几乎都是咸水湖,巴尔喀什湖则是一半淡水一半咸水,等等。

为啥这么一块气候炎热干燥,且大部分深居内陆的地方,会出现这么多湖泊和海洋呢?

我查了一下资料,感觉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方面,当地的很多湖泊和海洋,在以前原本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只不过后来由于地质变动等原因,导致他们彼此分离,形成了大量的内陆湖泊和海洋;

比如黑海、亚速海、里海乃至咸海等,以前都跟地中海是一体的。

另一方面,同样由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质原因,一些海洋与湖泊新出现并在扩大;

比如地处东非大裂谷带的红海、死海等,未来甚至有可能成为新的海洋。

第三点,看看图11,整个亚欧大陆南部,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到中南半岛,分布着大量的山地和高原,成为很多河流的分水岭;

南侧的河流,大多向南注入海洋,而中亚地区,分水岭北侧的一些河流,向北或者向西距离海洋都很远,大多都流入内陆湖泊成为内流河;

而且亚欧大陆实在太大了,一些发源于大陆北部的河流,往南延伸时,也注入了这片区域的海洋与湖泊,比如多瑙河、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等。

有一句话说得好:在关上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只能说,大自然也是公平的,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吗?那就多给你安排几个湖泊和海洋吧。

怎么着,咸水也是水啊!

而且大面积的水域,也能改变周边的小气候环境,形成一些相对湿润的地方,就像伊朗北部的里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能达到2000毫米以上,显然也算是宜居之地了;

你觉得呢?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

宝贝快好(www.bbwell.cn)是领先的宠物健康网站,作为宠物健康知识大百科,免费提供猫咪和狗狗疾病预防常识及常见病治疗及预防方法,养猫养狗的好处坏处和注意事项,是你身边24小时在线的宠物专家,百万网友免费在线咨询提问。